教師資格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網站導航
手機APP
手機Web端瀏覽
1、直接輸入 wap.zgjsks.com
2、掃描二維碼訪問
您現在的位置:中公教師網 > 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 > 綜合素質 > 中學 >
來源:中公教師資格考試網作者:方莎 時間:2022-03-21 10:48:12
一、生平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紹興山陰人,原籍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17歲考取秀才,18歲設館教書,青年時期,授編修,1898年,棄官從教;1902年,組織中國教育會并任會長,創立愛國學社、愛國女學;1904年組織光復會;1905年參加同盟會;1907年赴德國研讀哲學、心理學、美術史等;1912年就任南京臨時政府首任教育總長,因不滿袁世凱的專制而辭職,赴德法學習考察;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
二、理論依據
1.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已損人之思念,以漸消阻者也。
2.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
3.我們教書,并不是像注水入瓶一樣,注滿了就算完事。最要是引起學生讀書的興味。
4.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將來。
5.中國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
6.“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
三、主題發現
1.適用主題:創新、與時俱進、勇氣、責任
讀書十余萬卷,廣泛瀏覽各國思想家書籍,認為以科舉制考試為主要特征的傳統教育制度是無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為改善傳統教育制度弊端,蔡元培投身改革之路,用科學精神將中國與西方有價值思想相結合,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佳話,成北大發展新傳奇。
2.適用主題:責任、關愛、奉獻
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甚至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這一消息傳至國內,引起巨大的社會震動,熱血愛國的青年學生紛紛步上街道游行反抗、斥責日本的無理行徑,要求中國政府堅持國家主權,這導致大量的北大學生被捕,面對學生被捕這一緊張局勢,新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亦是心急如焚,毫無對策,但他卻對學生說:“你們安心上課,并且不必外出,我保證在三天之內,把被捕的學生營救出來”,于是他前去拜訪段祺瑞前輩孫寶琦,說“愿以一人抵罪”。
3.適用主題:責任、愛國、改革創新
隨著辛亥革命的勝利,在中國實行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被推翻,但是教育領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僅是剛剛起步,只頒布了一些具體的暫行規定,缺乏明確的教育指導思想與新的教育宗旨。要使資產階級對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夠深入、健康開展,于是1912年蔡元培發表著名教育論文《對于新教育之意見》,系統地提出了五育并舉的思想: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并發表言論: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3.適用主題:學不厭、教不倦、勤奮
教育家馬相伯回憶,1901年蔡元培曾與張元濟、汪康年一道拜他為師,學習拉丁文。每天早晨,蔡元培從徐家匯步行四五里路到土山灣馬相伯家上課。由于求學心切。頭一次,蔡元培去得太早,5點多鐘,天邊剛有一絲曙色,他在樓下低聲呼喚“相伯,相伯”。馬相伯感到驚奇,大清早的,誰來喊魂,打開窗子望去,來人是蔡元培。馬相伯名士派頭足,急忙搖手,對蔡元培說:“太早了,太早了,八九點鐘再來吧~”蔡元培并沒有感到不悅,三個鐘頭后,他又回來了。這一年,蔡元培34歲,仍有程門立雪的虔誠勁頭。
搜索
微信:中公教師考試
中公教師官方微信
微信:中公教師資格考試
共享信息全面備考
中公教師題庫
隨時隨在線做題
視頻號:中公教師考試+
碎片時間也能學習
本欄目為您提供學界泰斗人世楷?!淘郷中公教師網 ,更多學界泰斗人世楷?!淘郷中公教師網相關內容,請關注中公教師考試網